耕地在我国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,国家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。而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,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,加大土壤退化,耕层变浅、污染,损毁的耕地修复力度,注重土壤改良和土壤培肥。落实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,实施深耕深松、秸秆还田、培肥地力,配套有机肥堆沤,开展土壤改良、地力培肥和养分平衡,防止耕地退化,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,切实做到“藏粮于技,藏粮于地。”
耕地质量提升关键在于解决土壤结构性障碍(如耕层浅、土壤板结、土壤退化等)及土壤培肥。要构建良好的土体,培育肥沃耕作层,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。培肥土壤专业上来说,应从改造土壤环境条件和土壤属性两方面着手。其措施包括:
一、增施有机肥料。这是人工培肥熟化土壤的重要途径。肥料种类以各种农家肥、种植绿肥和秸杆还田为主,结合施用有机生态化肥。这一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、改善土壤理化性质、丰富土壤的营养元素。
二、耕作改土。以科技核心新技术土壤改良措施或产品、包括因地制宜地进行耕、耙、耱、锄、压等各种措施。其中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是培肥土壤、加厚熟土层的关键。经过改土培肥后的高肥力土壤,才能保证水、肥、气、热及其他肥力因素彼此协调,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三、改造低产土壤的各种有害因素。例如过砂过粘或结构不良土壤的改良,盐碱土、风砂土的改良,涝洼地的治理,丘陵山区的沟坡治理等。
四、建立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轮作制。如推行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轮作、谷类与绿肥轮作、粮豆轮作或粮豆间作等种植方式。俗话说:“茬口倒顺,强似上粪”。
要加强土壤治理,科学培肥地力,平衡土壤养分。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是高投入、高产出模式,耕地长期高强度、超负荷利用,造成质量状况堪忧、基础地力下降。需要我们加强耕地质量建设,培育健康土壤,科学进行土壤培肥,提升耕地质量,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